爱体育,爱体育官方网站,爱体育APP下载
没有体力,跟不上比赛节奏。采访综合性运动会,因为报道侧重点和人员有限,大多数地方体育记者与中央媒体不同,需要按照本地运动员比赛时间安排采访计划,穿梭赛场。但比赛的魅力往往就在于它的偶然性,而这种偶然性就会瞬间把你的采访计划打乱。沈阳全运会期间,我和电视台的记者在锦州采访尹军花的拳击比赛,计划采访完毕后回沈阳采访三级跳比赛。但由于拳击比赛时间延长,三级跳比赛提前进行,曹硕还获得了冠军。而我们接到的任务是这两个人都必须现场采访,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,而锦州到沈阳的火车最快也得两个半小时,再加上车站到赛场的时间和我们携带的摄像设备,这让我们遇到了严峻挑战。和时间赛跑是必须的,没办法,拼了!当时脑子里就是一个字跑。呵呵,最终当然是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,更知道了我在跑步方面的巨大潜力。而我一直困惑为什么女体育记者少的问题,此时似乎也找到了一些答案。
没有能力,写不好体育语言。这个能力不是采访写作的能力,而是了解规则、看懂比赛的能力,这对于写一篇简单的消息可能影响不大,但要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报道、有见地的分析却至关重要。在柔道比赛中,我前面坐着的一位同行边看比赛边焦急地打着电话,表达着他无法准确描述比赛进程的紧张,我想他一定后悔没有把功课做得再足些;在马术比赛中,看到有些记者拿着相机在栏杆旁频频打开闪光时,我才知道他原来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摄影爱好者;在采访铅球运动员时,当听到有的记者问只有几厘米的差距是不是有遗憾时,我想他可能不知道那对于长跑运动员无关紧要的几厘米,也许就是铅球运动员一生无法超越的极限
这些当然不是做好一名体育记者的全部,也没有厚此薄彼的意味。只是觉得,做好这件外表光鲜的职业、讲好体育故事、诠释体育精神、传播体育文化实属不易,也正因不能轻易达到,而更显独特价值和魅力所在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不易,体育记者便成了我的所爱。当前,中国体育正处在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,北京携手张家口取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、体育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、足球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等等,这些必将成为影响中国体育事业走向的重大事件。身在其中,自当努力,哪怕进步一点点,都是在接近心目中的完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