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体育,爱体育官方网站,爱体育APP下载我自己平时就喜欢唱歌。自从上了声乐课,发音、咬字、识谱都比以前提高了,上台表演也更加自信。去年,濂溪区妇联组织了一次交流,我们几个小姐妹一起上去唱了个小合唱,大家都非常开心。这几个朋友都是在我的撺掇下报的夜校课。常有人怕自己五音不全,不敢去报名,我就拽他们:不会才去学啊!一个朋友本来非常腼腆,没想到前段时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,她现场就为大家唱起了歌,让老同学们大跌眼镜。她高兴地跟我分享这件事,那种突破和改变,就是上课给我们的回馈。
情感是照见自己,满足共情与代入感。这是微短剧的传统强项。用户在其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——职场挑战、情感起伏、家庭关系、时代变迁,并通过戏剧化方式获得宽慰。《家里家外》将镜头对准20世纪80年代的重组家庭,通过“鸡蛋面里的母爱”“收音机里的女排夺冠”等细节,将家国情怀悄然嵌进生活纹理。首周播放量达3亿的《弄潮》,表面上是创业逆袭故事,内核扎实还原改革开放后的商业风貌和时代精神,让年轻用户在看剧之余,感受一代创业者的拼搏与诚信。评论区高频词不仅是“好看”“过瘾”,更出现了“学到了”“致敬奋斗者”等深层次认可。
文化是打开新世界,提供新知与启迪。一部短剧可以是一扇窗,让用户看到从未了解过的文化、职业、历史或人生。最近出圈的《傩戏》,以贵州黔东南偏远村寨的文化传承危机为戏剧张力,悬疑感十足的剧情,融入傩戏面具制作、唱腔设计、仪式流程等元素,让千年非遗以更具故事性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。该剧推出后,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傩戏的历史、习俗、面具寓意等科普内容激增。“微短剧+传统文化”的创新表达,也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主动探索。
2017年6月,我的作品《天道图书馆》被平台选中,推出英文版。没想到,第一天就收到了来自海外读者的评论。虽然是通过翻译软件转成的夹生中文,但那份热情穿透屏幕,让我激动得半夜都睡不着。后来,这部小说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我陆续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读者留言:美国的Alex说,他通过故事理解了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的分量;新加坡的Lina因为书里对茶道的描写,专门去报了中文班。这些反馈让我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,一种跨越山海的共鸣。
2011年,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建成,我也成了一个图书馆人。近5年,我发现图书馆发生了很大变化:上海图书馆东馆有专门的无障碍阅览室;辽宁省图书馆安装了数字盲道;湖北省图书馆有专门的盲文刻印系统;厦门市图书馆的无障碍电影放映厅座位舒适得堪比头等舱……盲人朋友在图书馆里可以自由地阅读,也可以欣赏电影、聆听讲座,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在工作中我和各地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,大家为服务好视障读者守望相助,互通有无。
视障人士也能“看”电影,或许令人难以置信,但这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文化生活。十几年前,中国盲文图书馆建立了“口述影像馆”,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为视障读者讲述一部电影。无障碍电影成为文化助盲最好的抓手,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参与到为盲人讲电影的公益项目中。前几天我去四川绵阳出差,其间“观看”了一场无障碍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。绵阳广播电台主持人的专业讲解,让所有观影的盲人沉浸在电影情节中,不时发出惊叹,结束之后,大家在座位上久久不愿离去。为了让更多视障人士足不出户就能“看”电影,一些互联网平台也设立了“无障碍剧场”,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部影视剧可供盲人朋友欣赏。
2023年9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正式施行,这是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,一些博物馆也开始为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。之前我曾多次参观故宫,从南走到北,并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。听说故宫入选了博物馆无障碍实践案例,我非常好奇,于今年5月再次走进故宫。从进入午门开始,就有讲解员细致讲解此刻所在位置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。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一路走来如同穿越。最有特色的是文创融合馆,故宫的斗拱模型、琉璃的脊兽和鸱吻,居然都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用手触摸。原来历史从未远去,只是被时间折叠进了这一砖一瓦的缝隙里。
在戏剧课上老师曾说,优秀的戏剧一定与“人”有关。在我自身的剧场体验里,戏剧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内容本身对人文精神的抒发,还在于故事之外自然而然生长的“人”的联结。从观众席到舞台,剧场毫无疑问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组成的巨大场域。舞台上的“真实”并非无懈可击,反而无比脆弱,但正是在幕布、道具、灯光和演绎之上,所有人的灵魂共振出那些熠熠生辉的语言、音乐和舞蹈。“真实”在舞台上的血肉与情感中生发,以一滴眼泪作结,最后还给舞台下的你。